回到主页

讨论:艺术是什么?

艺术是什么?这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就可以讲的清楚。坊间有太多定义,每一个创作者、批评者、藏家、观者、参与者都有一套自己对艺术的定义,且还在争论不休。“艺术是什么?”这个问题本身,就是这个学科探寻的问题之一。

既然艺术为何本身很难找到突破口去阐述,那么可以尝试着从为何众说纷纭这件事上开始探索。在此做一个类比,可能会更加便于理解:将艺术想象为数学。

同数学一样,艺术缠绕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。生活中,买菜要算钱,放假要数日子,坐公交要赶时间,等等等等。数字穿插在生活之中,又常常被忽视,也就是说,成为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,而不会意识到其本身的存在。艺术也是相同的道理,装修,买件衣服买双鞋,出门旅行,从衣食住行到心灵感悟,无一不渗透着艺术的滋养,同样,我们也很少会看到它,甚至不会意识到或承认自己生活在艺术之中。

继续从数学延展开。原本用来记数的数字,化为运算,得出各式各样的定理,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。以我曾经对数学系室友的不完全回忆,他说数学并未大家理解的数学,无非做些加减乘除的算数,他们主要学的是应用数学和“数学”。接着他对这二者的解释就已经超过了我的理解范围,就不再记得了。

今日想来,艺术又何尝不是这样。从功能性极强的实用工种,发展至今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。我们拉数学来做对比,应用数学对应着艺术设计,专门发展理论研究的“数学”则对应着纯艺。

这似乎是一个发散的过程。纯艺的研究者们在他们自身的领域内进行探索,或哲理、或个人、或社会,以追求艺术自身和人类、社会的发展。设计师们致力于将这些艺术理念,揉杂在更为实际的产品中传递给大众,而大众则将他们的反馈给到前二者,敦促他们继续前行。

若理解了上述过程,也就不再难理解,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说,看不懂艺术,或者吐槽当代艺术的艰涩。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教育的过程。如果让我这个连高等数学都没有学过的人去解释费马大定理,那我只能说:费马是要浪费几匹马?在中国,艺术的教育相对欠缺。首先是公众的自我教育;市场、政治、流行、大众等诸多因素混杂,使得艺术生态并不成熟,当然这有一定几率意味着潜力和空间。公众少有途径接触到有深度、经得起推敲的内容,同时整个社会快餐化资本运作的氛围,削弱了对思考力度和意愿的要求。此外,学院和市场在另一侧也应承担起相当的责任。一方面,学院和市场占据着主要的资源。却没有有效的和当地对接,而倾向于自身形成一个相对闭塞的系统。另一方面,学院也是近来才开始着力突破对技巧性和功能性的强调,而不再致力于在明确实用目的的指引下训练熟练工,而更加看重自主创造的头脑。只是,这样的改革刚刚起步,还不能在漫长的艺术人才成长周期中迅速产生作用。

从教育这一点岔开话题。艺术和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一体的,无非是探索和传承。我们在传承上向来肯下功夫,可探索呢?如何去开拓整个人类的知识和感官边界?将艺术和数学做类比,只是为了说明当下的艺术已经不再是公众想象中的那个模样,虽然在市场中有着各式各样假艺术之名的宣传,虽不能说他们完全和艺术无关,只是,这和艺术研究者们所做的往往大相径庭。如果非要找出来哪里不一样,可能是一种使命感吧。

说了半天,也不过是想将艺术作为学科的角色澄清,但什么是艺术,依旧不得要领。另一个可能有点用处的出发点,是想一想艺术有什么用?或者,人们是如何使用艺术的?

从使用上来讲,艺术归根结底可能是一种工具。有种说法是,人之所以成为人,是因为人懂得了如何使用工具。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,从这个角度看,整个人类的文明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。

既然做为工具,那便会存在三个元素;使用者、工具本身、和使用的对象。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这个行为。那么我们追问,艺术的使用者是谁?在过去是每一个创造者,那些在岩壁上的绘画,那些留在陶罐上的纹路……渐渐的,同其他行为一样,这个行为也被从工作中分离出来,成为一种分工,成为一种专业。这里有意思的是,为什么会形成分工?为什么需要专门的人来从事这个专项工作?而不是随意什么人都可以?这说明了这里存在比较和判断,会认为有些人做的比其他人要好,无论这个评判标准是什么,艺术从来就存在着比较和判断,而不是某些观点中所宣扬的艺术是纯粹私人的,不必理会他人的想法,所谓的“自己开心就好”。艺术作为学科至今,其专业程度与日俱增,但仍然存留一部分在大众之中,作为每个人的艺术,特别是数字化技术普及,创作的经济成本和学习成本下降,进入艺术创作的门槛降低,使得进入艺术的人越来越多,向下的扩展程度也比以往都高;但同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思想层面的冲淡。

从工具本身来讲,艺术也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形式。可以说,整个艺术史就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突破。也许,艺术的探索是人类贪婪(好听一点,冒险精神)的体现。现今,在学科内部对艺术本身的探索已经成为主流方向之一,就像是我们写了几千年的文章,也总该需要一个语言学来研究说话写字到底是怎么回事。在现当代艺术之前,似乎只有绘画、雕塑、音乐、舞蹈等被单作艺术门类,技术的一次次革新给了我们更多的创作方法,版画、摄影、电影、行为、装置、信息、生物等等。虽然,仍有人站出来,以艺术正统之名,批驳一些实验算不上正经,当然,历史的浪潮并不会理睬他们。虽然一切皆有可能已经成为现今艺术创作的基本,却同样有着必要付出的代价。一是必然会淘汰掉一大部分并不成熟的作品和创作者。二是,公众被要求有一颗开放的心来做出尝试去理解新鲜事物。

没有对象的工具是无用的。即便一件工具脱离了原有的语境,也依附于它原有的对象,也依附于社会的定义。艺术中很常见的做法之一,便是将这些工具从他们的世界抽离出来,赋予或演变出新的意义。当艺术品本身就作为工具的时候,又会怎样呢?它的对象又是谁呢?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,艺术的对象实在太多,向内的,向外的,向本体的;有关人性母题的,也有关于亚文化的;有社会的,也有个人的。分类、研究的方法不同,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同,可能需要几本专著才好讲清楚,而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。

关于对象这一点,在有用和无用这个问题上,还需要多说一些。若说艺术是有用的,怕容易陷入政治和艺术的二元论,过于狭隘的将艺术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。当然这手段是可行的,历史上也有着种种艺术和传媒影响政治走向的例子。但很遗憾的是,这样的例子太少了,艺术也绝非解决现实问题最有效的手段。而另一个方向也容易陷入极端,完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,钻心于个人的研究和创作。这个问题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不好解决的。首先,看双方观点的拥护者有没有折衷的意愿,单是这一点就已经很难调和了。毕竟大家都是坚持自我的人。如果可以折衷,艺术也许算是现实的镜像,这个镜像映着现实中一切可能的内容,但又非写实的写照,而是被扭曲了的,加入了艺术家创作者的意图、思考和情感。但观照镜子的人,看到了什么,又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。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缺点,有的人看到了优势,有的看到了这面哈哈镜,忽略或嘲笑。所以说怎样去推究艺术是否有用呢?它可能只是单纯的不属于这个世界。

说了一些,却总说不到点上。可能仍然讲不清楚艺术到底是个什么。然而这也怨不得我,这原本不是一人一文就剪得出来,这需要一代艺术家、批评家、观众共同努力,还只是能定义属于那一个时代的艺术。这也是为什么我期待你们的加入,以便共同书写我们对艺术的定义。